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雖然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
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中秋節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
假期安排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節假日安排,2021年中秋節放假時間為9月19日(星期日)至9月21日(星期二),共3天。
高速通行政策
根據《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免費通行的時間范圍為春節、清明節、勞動節、國慶節這四個國家法定節假日。因此,中秋節高速公路通行不免費。
溫馨提示
就在很多人準備中秋、國慶節外出旅行、回鄉探親時,福建莆田發生疫情。為確保大家度過健康、平安、祥和的假期,各地均發出重要提醒:
一、合理安排“雙節”出行。提前了解目的地的疫情風險和防控等級。近期非必需不前往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泉州市泉港區、廈門市同安區和思明區等中高風險地區。如確需前往,請務必全程做好個人防護。從上述地區旅居(來)返人員,應及時主動向所在社區、單位或住宿賓館報告,并配合當地落實相關防控措施。特別是避免非必要的跨境旅行。避免接觸從境外或國內中高風險區歸來處于居家隔離狀態的家人朋友。在出行出游過程中遵守預約、錯峰、限流、掃碼、測體溫、戴口罩、一米線等防控要求。保存好各種出行票據,記錄好行程軌跡。
二、及時主動報告。自8月26日以來,從中高風險地區來(返)人員,須第一時間主動向所在社區(村)、單位或住宿賓館進行健康申報,并按要求配合落實隔離醫學觀察、健康監測、核酸檢測等防控措施。
三、密切關注健康碼。時刻關注自己及家人健康碼變化,如出現紅碼或黃碼,請第一時間主動向所在地社區、單位或住宿酒店報告,接受管理,配合做好核酸檢測、健康監測、集中(居家)隔離管理等工作。
四、強化個人防護。保持良好的個人防護意識,準備充足的口罩、手消毒劑等個人防護用品,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手衛生、保持社交距離,文明用餐,遵守1米線,室內常通風和清潔消毒,不隨地吐痰,咳嗽打噴嚏時注意遮擋。盡量不去人群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場所。不提倡聚集和聚會,尤其是不要參加大規模聚集活動。
五、做好健康監測。密切關注個人身體狀況,如有發熱、干咳、乏力、咽痛等不適癥狀立即前往就近發熱門診就診,就診時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如實告知醫生個人旅行史、活動史和接觸史。如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出現疑似癥狀及時向工作人員報告等。
六、盡早接種疫苗。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是預防新冠肺炎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請符合接種條件且無疫苗禁忌癥的人員,在“知情、同意、自愿”的前提下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共筑免疫安全屏障。
END
下一篇:關于延期舉辦第二屆鄭州食品博覽會